12芯ODF单元箱
20世纪60年代可能制造的光纤损耗超过了1000dB/km,高锟的预言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1970年光纤制造技术终于出现了打破,美国康宁公司根据高锟的设想,使用改进型化学气相沉淀法,制造出了世界上较好根超低损耗光纤,其在1m附近波长区光纤损耗降低到约20dB/km。虽然康宁公司制造出的光纤只有几米长,但这证明了高锟预言的正确性,这是光纤制造技术的大打破。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发明解决了第二个问题。随后,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寻找用激光进行通信的途径。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较好只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钾(GaAs)半导体激光器,为光纤通信找到了合适的光源器件。小型光源和低损耗光纤的同时问世,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发展光纤通信的。
进展确实很快,在不到20年的时间,比特率-距离积增加了几个数量级,在技术上经历了各具特点的五个发展阶段(或五代光波通信系统)。(1)1978年工作于0.8m的较好代光波通信系统正式投入商业应用,其比特率在20100Mb/s之间,大中继间距约10km,大通信容量(BL)约500Mb/s•km。与同轴电缆通信系统相比,中继间距长,投入资金和维护费用低,是工程和商业运营追求的目标。(2)但是0.8m并非损耗小的佳工作波段,早在1970年时人们就认识到,使光波系统工作于1.3m时,光纤损耗<1.0dB/km,且有低色散,可大大增加中断距离,但是1.3pm的半导体激光器尚未研制成功,直到1977年这种激光器才问世。12芯ODF单元箱
光缆首尾在局端终端,自成一个封闭回路的网络结构,纤芯分配与总线式结构一样。总之,光交接箱在本地光缆网中的应用重要是对光缆纤芯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利用。数字配线架又称高频配线架,以系统为单位,有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等,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Mb/s~155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字配线架,其用于通讯设备间的信号配线和转接,包括至少一配线子架模块,以及一交叉连接单元,位于该配线子架模块上,该交叉连接单元至少包括一组多个多选一继电器。12芯ODF单元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