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N个AUG信号按字节间插同步复用后,再加上起到运行、维护和管理作用的段开5)同步转移模块(STM-N)(SOH)就构成了SIM-N信号(N=4,16,64,…)。基本复用映射步骤各种信号复用映射进STMN帧的过程要经过映射、定位和复用三个步骤。映射即是装入,是一种在SDH网络边界处,把支路信号适配装入相应虚容器过程。例1)映射(mapping)如,将各种速率的PDH信号先分别经过码速调整装入相应的标准容器,再加进低或高阶通道开销,以形成标准的VC定位是把VCn放进TUn或AU-n中,同时将其与帧参考点的偏差也作为信息结合进去的过程。它依靠TU-PTR和AU-PTR功能加以实现灵活和动态的定位,即在发生相对帧相位偏差使VC帧起点浮时,TU-PTR和AU-PTR指针值亦随之调整,从而始终保证指针值准确指示VC帧的起点。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功能说明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产品属性
通俗地讲,定位就是用指针值指示VCn的较好个字节在TU-n或AU-n帧中的起始位置。m3)复用(multiplex)复用是一种将多个低阶通道层的信号适配进高阶通道或者把多个高阶通道信号适配进复用段层的过程,即指将多个低速信号复用成一个高速信号。其方法是采用字间插的方式将TU筹备进高阶C或将AU筹备进SIMN。由于经过TU-PTR和AU-PTR处理后的各VC支路已实现了相位同步,因此其复用过程为同步复用,复用的路数可参见图7-33。(1)映射。速率为2.048Mb/s的信号先进入C12作适配处理后,加上VC-12POH构成了VC12。由映射过程可知,一个500s的VC12复帧容纳的比特数为4×(4×9-1)×8=1120b,所以VC-12的速率为1120/506=2.240Mb/s(2)定位(指针调整)。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技术指标
VC12加上TU12PTR构成TU-12。一个500s的TU12复帧有4个字节的TU-12PTR,所含总比特数为1120 4×8=1152b,故TU-12的速率为1152/500×106=2.304Mb/s本拓扑类型(1)线状:它是将各网络节点串联起来,同时保持首尾两个网络节点呈公开状态的网络结构。一般两个端节点上配备终端复用器,而在中间节点上配备分插复用器。可见这种网络结构简单,一次性投入资金小,容量大,便于采用线路保护方式进行业务保护,但当光缆完全中断时,此种保护功能失效。(2)星状:它是指其中一个特殊网络节点(即枢纽点)与其他互不相连的网络节点直接连,这样除枢纽点之外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都必须通过此枢纽点才能完成连接。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技术要求
这种网络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但在枢纽节点上的业务过分集中,并且只允许采用线路保护方式,因此系统的可靠性能也不高。(3)树状:树状网络是由星状结构和线状结构组合而成的网络结构,即将点对点拓扑单元的末端连接到几个枢纽点时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适合于广播式业务,而不利于提供双向通信业务,同时也存在枢纽点可靠性不高和光功率预算问题,但这种网络结构仍在长途网中使用(4)环状:环状网络是指那些将所有网络节点串联起来,并且使尾相连,而构成的一个封闭环路的网络结构。在此网络中,只有任意两网络节点之间的所有节点全部完成连接之后,任意两个非相邻网络节点才能进行通信。这种网络结构的一次性投入资金要比线状网络大,但其结构简单,而且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具有自愈功能,即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地进行环回倒换处理,从而具有恢复业务的功能。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注意事项
网孔状:它是指若干个网络节点直接相互连接时的网络结构,这时没有直接相连的两个节点之间仍需利用其他节点的连接功能,才能完成互通。如果网络中所有的网络节点都达到互通,则称为理想的网孔状网络结构。通常在业务密度较大的网络中的每个网络节点上均需设置一个DXC,可为任意两节点间提供两条以上的路由。这样一旦网络出现某种故障,则可通过DXC的交叉连接功能,对受故障影响的业务进行迁回处理,以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这种网络结构的可靠性高,但光缆线路的投入资金成本加大,故这种网络结构一般在SDH技术相对成熟、业务量大且密度相对集中时采用。在进行SDH网络规划时,原邮电部在1994年制定的《光同步传输技术体制》的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确定我国SDH网络结构,我国SDH网络结构采用四级制,如图753所示。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施工标准
较好级干线:它是上一层网络,主要用于省会、城市间的长途通信,由于其间业务量较大,因而一般在各城市的汇接节点之间采用STMSTMSTM4高速光链路,而在各汇接节点城市装备DXC设备,例如DXC4/4,从而形成一个以网孔状结构为主,其他结构为辅的大容量、高可靠性的骨干网。第二级干线:主要用于省内的长途通信。考虑其具体业务量的需求,通常采用网孔状或环状骨干网结构,有时也辅以少量线状网络,因而在主要城市装备DXC设备,其间用STM4或STM-16高速光纤链路相连接,形成省内SDH网络结构。同样由于在其中的汇接点采用DXC4/4或DXC4/1设备,因而通过DXC4/1上的2Mb/s、34Mb/s和140Mb/s接口,从而使原有的PDH系统也能纳入二级干线进行统一管理。
三网融合光纤配线架原理
第三级干线:主要是由用于长途端局与市话之间以及市话局之间通信的中继网向的。根据区域划分法,可分为若干个由ADM组成的STM4或STM-16高速环路,也可以是用路由备用方式组成的两节点环,而这些环是通过DXC4/1设备来沟通,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又具有业务量的疏导功能。a第四级网络:它是网络的层,称为用户网,也可称为接人网。由于业务量较低,面且大部分业务量汇聚于一个节点(交换局)上,因而可以采用环状网络结构,也可以采用星状网络结构。其中是以高速光纤线路作为主干链路来实现光纤用户环路系统(OLC)的互通或者经由ADM或TM来实现与中继网的互通。速率为STM-1或STM-4,接口可以为STM-1光/电接口、PDH体系的2Mb/s、34Mb/s和140Mb/s接口、普通电话用户接口、小交换机接口、2B D或30B D接口以及城域网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