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芯光缆终端盒厂家光纤分纤箱,光纤配线箱,光纤楼道箱,光纤分线盒,光分路器箱,光纤分光箱.光纤配线箱12芯16芯24芯32芯36芯48芯64芯72芯96芯光纤分纤盒光缆分纤箱是针对FTTH建设中采用一级分光或二级分光等不同的场景需求而开发设计的新一款产品,该产品用于配线光缆通过光分路器与蝶形入户光缆实现连接,从而满足用户高速率带宽业务开通的需求,是ODN网络中重要的光接入点设备。
二、48芯光缆终端盒厂家特点
适用多种使用场景:室内、新老楼盘。
模塑箱体,安装背板设计,造型美观小巧,安装方便快捷,便于大规模施工。
分路器模块端口倾斜15°设计,走线路由顺畅。
系列化插片可积木化组合,扩容方便,投资节省。
皮线光缆采用专用卡槽设计,可带活接头入盒,固定可靠,布放简便效率高。
工厂化皮线尾纤,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速部署。
配线光缆熔接
a.为方便熔接可将箱体取下操作,亦可单独将熔接盘取下操作;
b.将分路器模块旋转框向上取出箱体,并取下光缆穿线滑块,妥善放置;
c.开剥光缆,长度约1.5m,在光缆开剥处缠绕几圈绝缘胶布,再用喉箍进行紧固;
d.熔接配线光缆,按图4盘绕,操作完成后,将模块旋转框插入铰链旋转轴;
e.熔接后的SC尾纤连接器插入分路器输入端口,如暂不开通将其停放在“停泊区”;
f.进行光缆加强芯接地,将接地线从光缆入口引出接地;
g.固定好光缆穿线滑块,将箱体重新安装于墙体背板上。
1980年,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系统采用渐变型多模光纤,速率为44.7Mb/s。随后美国很快敷设了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穿越22个州,光缆总长达5×10km。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34Mb/s,传输距离为64km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以及速率为100Mb/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1983年敷设了纵贯日本南北的光缆长途干线,全长3400km,初期传输速率为400Mb/s,后来扩容到1.6Gb/s。随后,由美、日、英、法发起的较好条横跨大西洋TAT-8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8年建成,全长6400km;较好条横跨太平洋TPC-3/HAW-4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9年建成,全长13200km。